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课文导学案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11-07 22:57:24


自我们进入初中,也就是七年级,我们会学习到很多课文,然而学好一篇课文,一份好的导学案是不可或缺的,下面是我们学大的专家们为大家带来的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课文导学案,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导学目标

1、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把握内容。

2、抓住细节,体悟文中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导学重点难点

重点:1.学生自主进行字词的整理、交流、记忆。 2.体会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难点:体悟文中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导学方法

《伟大的悲剧》一文,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想象,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表达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本文节选了斯科特一行从南极绝望而归以至悲壮覆灭的部分。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途中遭遇恶劣气候,与严寒风雪进行了惨烈的搏斗后,最后悲壮地死去。

学生学习本文,首先要通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其次了解作者、更重要的是了解斯科特探险队在探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超人的力量与勇气、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感人至深的集体主义精神。这对激起阅读兴趣,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至关重要;再次要概述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然后细读课文,仔细揣摩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学习本文叙述中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导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根据书下注释、“读一读写一写”以及自己的个人阅读情况,分字音、字形整理字词,解决字词障碍。

自学检测,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最后解释词语的含义。

拽出( )? 战栗( )? 悚( )然 吞噬(? ) ?怏怏不乐(? )告罄 (? ) 羸弱( ) zhì(? )息 凛冽(?)? 忧心忡忡( )

癫狂() 海市蜃楼( ) 姗姗来迟(?) 踉踉跄跄()?毛骨悚然:

怏怏不乐:

姗姗来迟:形容慢慢腾腾,不能按时到达。

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忧愁不安。

坚持不懈: 坚持努力不松懈。

风餐露宿: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精疲力竭(jié): 精神疲惫,体力用尽。

耀(yào)武扬威: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畏缩不前 : 害怕而不敢向前走。

.了解作者茨威格的主要作品及本文所记斯科特探险队南极探险活动的事迹介绍。

3.再读课文,试简要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并说说是分哪几个部分写的。

?本文故事情节:(奔向南极点)----( )-----(?)

4.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斯科特一行的探险活动有什么意义?

二、课堂探讨

(一)导入新课(2钟)

? 同学们,你喜欢探险吗?为什么?

? (生可能回答喜欢、因为有趣、好玩,也可能说不喜欢,因为有危险等。)

探险,即使人类对未知的探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从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大海到茫茫的宇宙,那里有奥秘,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下面请同学们跟随斯科特经历一次真正的探险。

这节课,我们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学习。

提出学习目标:(内容略) (教师通过大屏幕出示本学时学习目标)

(二)字词预习交流(6分钟)

1.交流预习: 3分钟

一人主讲,其他同学补充,从字音、字形的角度提出需要注意的字词,相互补充。

(一人主讲的同时. 选一组的代表,上黑板板书字音、字形容易出错的词语。其他组代表可以在他们完成之后做补充、修改。)

如:拽(zhuài)? ?癫狂(diān)(kuáng)吞噬(shì) 羸弱(léi)? 凛冽(lǐn)(liè)? 步履(lǚ)

告馨(qìng)? 销蚀(xiāo)(shí) 角(jué)逐等

2.反馈检测:?3分钟

学生完成《课堂点睛》字词预习题,同位互批。

解决了字词障碍,下面我们可以走进文章,了解斯科特一行探险队员们悲壮英雄的历程。

(三)整体研读、感知内容(20分钟)

1.速读课文,理清本文故事情节。(默读结束后,组内交流。)

选一组的代表明确:

第(1-3段)满怀希望奔向南极? 无限失望登上归途? 公正无私? 意义:认识自然

第(4-7段)归程途中危险骤增? 埃文斯发疯死去? 集体主义 挑战人类自我

第(8-10段)奥茨越来越走不动 走向暴风雪迎接死? 探索精神 实现生命价值

第(11-16段)三位英雄集体死亡 却不哀叹任何困难 献身事业 给人以精神鼓舞。

2、我们如何评价这一故事?

请同学们用简单的话评价故事。(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A是一个感动人心的故事。 B这是一个非常悲壮的故事。 C这是一个充满着冒险精神的故事。 D这是一个富有挑战精神的故事。 E这是一个歌颂失败的英雄的故事。 F这是一个歌颂献身精神的故事。)

3、用一个形容词描述你读后的感受(震撼、钦佩、崇敬)

4文中哪些情节深深地打动了你?

默读课文,圈划这些语句,并用一句话概括。

(小组选择最打动你的情节,讨论“是什么打动了你?”如果小组讨论时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记录下来提请班级交流解决。)

——1)、接受为挪威人作证的任务。2)、威尔逊博士临死不放弃科学观察。3)、奥茨英雄似的死去。

。4)、斯科特三人安静地死去。5)、斯科特的绝笔。

——讨论过程中学生对重点的语段、句子,像“奥茨英雄似的死去”、“斯科特三人安静地死去”等情节中的语句加以朗读,对关键词语要反复品读,以此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感受和体验。同时各小组对提出的问题,内部展开讨论,共同解决。在谈到“斯科特的绝笔”这一情节时展开合理的想象,设想斯科特给国家、民众、朋友、妻子、孩子可能写一些什么。

5、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斯科特探险英雄们体现出人类哪些优秀品质?并分别从课文中举出实例。

(1)诚信,勇于承认失败,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例如:“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阿蒙森)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2)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例如,五名探险英雄都互相关心,互相保护同伴,特别奥茨为不拖累同伴,而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3)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例如,斯科特探险队员们怀着对探险事业执著的精神,以坚毅的勇气将红旗插上南极点;即使归途中与死亡抗争,直至倒下,也毫不后悔,死得悲壮。

(4)无私的爱。例如,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一已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祖国和人民。他是怀着一种热烈的爱,纯真的情离开那个冰冷的世界的。

6、作者为什么感到失败英雄斯科特探险队员的悲剧是伟大的?试从文中找出热情赞美的两个句子。

因为茨威格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他与科学家不同的是,他想到的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就斯科特五人探险事件而言,他着力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是一种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力量。他描绘的五名探险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令所有人仰慕。

直接表达赞美之情的句子是:

(1)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

(2)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小结

2分钟

作者颂扬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他们的精神让所有人仰慕,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体验与反思 。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

学习本文,我们要学习英雄们的探险精神,继承和发扬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用于向人类未知的领域探索前进。

板书

勇于探索 ? ? ? ? ? ? ? ?斯 ? ? 失败之悲(沮丧、悲哀)

? ? ? ? ? ? ? ? ? ? ? ? 科 ? ? ? ? ? ?

绅士风度 ? ? ? ? ? ? ? ?特 ? ?作证之悲 ? ? ? ? ? ? ? 线路固定

值得信赖 ? ? ? ? ? ? ? ?探 ? ? ? ? ? ? ? ? ? ? ? ? ? ? ? 精力缺乏

集体主义 ? ? ? ? ? ? ? ?险 ? ? ? 死亡之悲(归途困难) 寒气逼人

无私爱心 ? ? ? ? ? ? ? ?队 ? ? ? 世人之悲 ? ? ? ? ? ? ?燃料太少

三、课堂分层巩固训练(10分钟)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茨威格( ) 拉拽( ) 毛骨悚然( ) 怏怏不乐( )

吞噬( ) 羸弱( ) 告罄( ) 毋宁( )

2、本文作者 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 和 方面。

3、故事发生的地点在 ,主人公是 ,在这一个英雄的集体里还有

等共 名探险队员。

4.为下面有关神情或心态的说法找到相应的词语。

(1)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 ) (2)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

(3)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马虎。( )(4)形容心事重重,忧愁不安。( )

(5)形容慢慢腾腾,不能按时到达。( )(6)精神疲惫,体力用尽。( )

(7)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 (8)害怕而不敢向前走。( )

5.《伟大的悲剧》一文主要抓住了哪两个方面来写的?

6.本文歌颂了一种什么精神?

7.文章的第十一段写道:“3月29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的,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导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试作推测,面对死神,他们骄傲的理由是什么?

8.本文题为“伟大的悲剧”该如何理解?

1~3 略 4.(1)洋洋得意(2)怏怏不乐(3)小心翼翼(4)忧心忡忡(5)姗姗来迟(6)精疲力竭(7)耀武扬威(8)畏缩不前5.一方面,描写气候的恶劣,探险队员与严寒博斗;另一方面,写探险队员牺牲的详情。 6.颂扬了人类的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7.一是陷于困境、拯救无望的不清醒头脑;二是勇于面对、接受现实的坦然心胸;三是蔑视、超越死亡的旷达气概。 8、虽然

一场悲剧,但他们表现出来的精神却是伟大的。

教学后记

学习 目 标

1、了解臧克家和闻一多先生。

2、有感情读课文,积累词语;

3、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4、围绕中心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

重 点

目标2、3

难 点

目标4

导 学方 法

导读法、文献法 合作探究法 圈点批注法

问 题 导 学 过 程

时间

预设

师生行为及

二次设计

课前教师寄语:

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一个人身体健全,不用说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 ——闻一多

尽可多创造快乐去填满时间,哪可活活缚着时间来陪着快乐。 ——闻一多

一、创设情境——导入:

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上讲: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光荣。江泽民同志为什么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着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探寻赞扬的原因。

二、自读目标——导向:

(一)走近作者 臧克家,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 臧克家和闻一多 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

千万勿忘积累

了解背景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

任务明确

提高效率

问 题 导 学 过 程

时间

预设

师生行为及

二次设计

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深。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二)初读课文,积累字词。

1、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初读课文,结合书注和读一读,写一写的相关内容,积累词语,并标示出疑难。

2、提出疑难,交流解决。 3、随堂检测,听写。提示:10个成语 6个词语。

4、成语的解释。

三、合作探究——导学

(一)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1、教师范读课文或听录音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作者是从哪两种身份介绍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文章可依此分为几部分? 各部分之间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找出结构上起衔接作用的段落。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结果,概括各部分内容。 3、展示学习结果。

(二)围绕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者写了哪些事?请分别找出来。

1.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做了什么?从哪些行为可以看出他做了也不说? (方法提示:关注具体行为,关注提示性关联词,结合具体语句回答。)

(仿效前一部分的阅读思路,再读课文,思考一下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形成共识。)2、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3、请你用一句话来赞誉闻一多先生。

四、巩固提高——导练:大本练习册《随堂演练》

五、课堂小结——导评:用知识树来归纳本课要点

检查预习结果

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方法提示:圈画、积累文中的美词、生词、难字,特别关注成语、四字短语及多音字。)

先试着自主完成,有困难找同伴查资料解决

(预习时批注在课本的相关位置)

自主完成检测

白音昌七(下)《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二课时导学案导学案(五周4课时)

主 题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主备人

孙海荣

总课时22 第 节

课 型

综合解决课

授课人

孙海荣

时 间

2012、3、29

学习 目 标

1、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分析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2、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3、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 点

目标1、

难 点

目标2

导 学

方 法

导读与精读 示例引导 圈点批注法 合作探究法

问 题 导 学 过 程

时间

预设

师生行为及

二次设计

课前教师寄语:

1对奴隶,我们只当同情,对有反抗性的奴隶,尤当尊敬。

2 青年永远是革命的,革命永远是青年的。

3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一、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闻一多先生又是怎样处理说和做的呢?从中我们又能看出他怎样的品行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二、自读目标——导向:

(一)、基础字词检测

1.赫然

然(? )? 2.迭起(? )? 3.锲而不舍(? )

4.潜心贯注(? )? 5.校补(? )? 6.浠水(? )

7.群蚁排衙(? )? 8.沥尽心血(? )

(二)、解释下列加粗字

1.仰之弥高()?2.锲而不舍(?)3.兀兀穷年(?)

4.迥乎不同()5.无暇顾及( )?6.目不窥园(?)

(三)概括文中所写的几件事。

千万勿忘积累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任务明确

提高效率

检查预习结果

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问 题 导 学 过 程

时间

预设

师生行为及

二次设计

三、合作探究——导学

(一)继续认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从学者角度思考:为什么闻一多先生只做不说?,从中可见他怎样的品行?

2、从革命者的角度为什么此时的他不仅做了,还说了?从中可见他怎样的品行?

3、从先生前后的言与行中,你看到了他怎样的品格?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其表达效果。从下面的提示来思考: 1、用词具有表现力:

示例引导: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这句话中的钻探改为钻研或研究行不行呢? 不行。选用钻探,词义比钻研更进了一步,既形象,又含义丰富,而且句式变成了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形象不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热情的赞美。 2、语言典雅: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方法提示:体会四字短语连用的效果)

3、修辞形象生动 4、细节描写精彩 (方法提示:关注描写角度) (二)品读文本,划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喜欢它的理由。(可从内容、手法、情感等方面品析)

四、巩固提高——导练:发放训练单

五、课堂小结——导评:学习要善于总结和评价?

此题需要自主思考独立完成

可适当圈点批注

学习形式:先独立思考下面题目,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之后在班内展示。

(在课文相关处作批注)

引导学生先自我思考,关注学生自主阅读体验

评价学习状态

用知识树归纳本文重点知识

答案:

第一课时:

明确: 作者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介绍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全文可分为两部分。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得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作者在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的关联,这样就使两个部分的过渡十分自然。 小结: 17自然段为第一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的特点; 820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穷:尽。

沥尽心血:用尽自己的毕生精力。沥:滴。

潜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

心会神凝:指集中注意力。 迥乎不同:形容相差很远。迥:远。

一反既往:完全改变以往的作法。既:已经。既往:过去。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

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很盛。斗:北斗星。牛:牵牛星。斗牛:泛指天空。

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 写作《唐诗杂论》: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写作《楚辞校补》:别人在赞美,他也没有说 写作《古典新义》:潜心贯注,心会神凝

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

(一)走近闻先生: 闻一多,本名家骅,着名的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即参加学生运动。1928年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他就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胜利就不剃去。?1937年在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参加李公朴追悼会,之后又去参加记者招待会,会后遭到特务分子的暗杀,把一腔热血洒在了为民主而战斗的前线,用生命谱写了一首最壮丽的诗篇。 那么,臧克家又是怎样来表现闻一多先生的呢?

答案:

1、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可见他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有着谦虚的美德,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

2、为什么此时的他不仅做了,还说了?从中可见他怎样的品行? 他的说是为了宣传和动员,是对反动派的斥责和揭露,既是言也是行,他的做进一步表现了他澎湃的爱国救国热情。表现了他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 3、从先生前后的言与行中,你看到了他怎样的品格? 闻一多先生有着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习形式:先独立思考下面题目,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之

在班内展示。 1、用词具有表现力: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这句话中的钻探改为钻研或研究行不行呢? 2、语言典雅: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方法提示:体会四字短语连用的效果) 连用四字短语,内容丰富,气势流畅,深刻表现了文先生用心学一滴一滴浇灌学术研究花朵的刻苦钻研精神,精当凝练。 3、修辞形象生动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方法提示:体会排比段的采用队感情表达的效果) 运用排比段,感情如冲开闸门的潮水汹涌澎湃,一泻千里,倾泄出对文先生英勇精神的高度钦佩与赞扬。 4、细节描写精彩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方法提示:关注描写角度) 通过对笔记的细节描写,侧面表现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 (二)品读文本,划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喜欢它的理由。(可从内容、手法、情感等方面品析) 补充语句分析: 用词典雅 1、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成语,两个词意思相近,都是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2、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修辞句: 1、他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表现闻一多为探索道路而苦读的目的。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2、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先生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究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他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因自闻一多的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4、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方法提示:关注修辞,关注位居结尾的特殊性) 收束全文,是对闻先生人格的艺术概括,运用对偶,句式短促,音调高亢,节奏分明,言深意赅。 5、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这句话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此话出自于《论语·子罕》,是孔子的学生颜渊对他的敬仰之情。)表达了臧克家和闻一多的感情深厚以及臧克家对闻一多极其崇敬之情。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 描写句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语言描写,这两句话表现了作为卓越的学者的闻一多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2)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语言描写表现闻一多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3)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 肖像描写,都具体表现闻一多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

以上就是我们学大的专家们为大家带来的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课文导学案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它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这篇课文。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