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锐评】防止“执行异化”才有教育公平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7-05-02 20:22:30


教育公平不仅在于资源的均衡,也不仅在于制度设计的好坏,更应该关注制度的执行层面,在执行中防止金钱或权力的异化。

“对不起,没能早点告诉你,其实200分就能上‘211’大学。”日前,某教育机构推出的“对不起”体营销广告,让原本鲜为人知的“华侨生联考”走上舆论前台,一条“土著”变“华侨”、低分读名校的灰色产业链条浮出水面,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对此,教育部已会同国务院侨办对有关情况进行了认真核查,并表示“对资格造假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做到‘零容忍’”,体现出维护华侨生联考秩序、捍卫教育公平的诚意。据悉,华侨生联考是内地高校面向港澳台侨学生的升学考试,本意是满足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地区公民把子女送回大陆读书的愿望。但由于考试题目简单、录取分数低而被一些人打上了主意,成为了明码标价的一条“名校捷径”。购买外国国籍、伪造移民身份,在中介的运作之下,内地学生便可享受华侨生的特殊待遇,从而轻松进入名牌大学。“100%一本率”“400分上985”“27万摇身一变华侨生”,这些乱象引发人们对华侨生联考和类似教育政策的深入思考。

对华侨生在升学考试中给予优待,为他们进入内地大学学习提供机会,本来是为了维系他们与祖国的感情,促进人才的流动、文化的沟通。这样一项初衷良好的教育政策,因为在执行过程中被异化,不仅让那些真正想把子女送回国内读书的华侨寒了心,更为严重的后果则是对教育公平的侵蚀。如果通过金钱运作就能实现低分高就,假移民就会以更低的分数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事实上,假移民乱象之所以戳中公众神经,正是因为它触碰到了教育公平的底线。

事实上,这样的情形并非个案。比如说,高校自主招生本来是为了突破应试教育的窠臼,让高校能够招收多元发展的综合人才,但在一些高校却被异化为招生的特殊通道;再比如说,省级三好学生免试推荐进入高校,本意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便于高校选拔人才,但在一些地方却成了照顾特殊关系的通道。教育政策为什么在执行中被金钱或权力等俘获,不仅未能实现良好初衷,甚至反过来会损害教育公平?这说明,教育政策设计得再完美,如果执行不严格、留下跑冒滴漏的缺口,就可能在现实中走向反面。因此,实现教育公平,不仅在于资源的均衡,也不仅在于制度设计的好坏,更应该关注制度的执行层面,考试机构、教育部门和高校都应担起责任,防止教育政策在执行中被金钱或权力异化。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也是促进社会垂直流动的保障。如何做到像教育部强调的“切实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华侨生联考”事件再次敲响警钟:在教育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留下一个漏洞,就是留下了不公平的隐患;堵住每一个跑冒滴漏的可能,才能为教育公平打下坚实基础。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