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3-10-09 22:59:02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中学生至关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成绩提高也不再是难题。那么作为家长或教师,我们该怎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接下来我们就浅谈一下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教师树立形象。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模仿能力是惊人的。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家长经常会从小学生的口里听到一句话:“我们的老师是这样说的。”在这里,我要提出的是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有的老师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要用直尺画直线,自己在讲课时却徒手在黑板上画直线;有的老师要求学生正确规范地写字, 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试问,老师不能以身作则,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从小开始培养。有研究指出,一个人的某些习惯早在胎儿时期就开始形成,由此可见,培养良好的习惯越早越好。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还很清新,没有形成错误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就开始。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这一时期容易养成好习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老师充满信任和尊敬,愿意按老师的指示去做。《新三字经》中的第一句话讲到:人之初,性本善,性与情,俱可塑。因此,越小培养良好的习惯,效果就越明显;反之,当小孩染上恶习后,要改变他,那就难了。

  3.要从细节开始,持之以恒。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这些细节,帮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老子》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4.校内外双轨并行。除了学校,学生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除了在学校处处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外,还要与家长密切联系,请求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在家庭中,家长也要督促学生学习,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工作中,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行为,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及时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5.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自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能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一旦有了自觉性,学生就会心甘情愿地、积极主动地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教师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了。

  通过以上的解析,希望家长或老师对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问题有大致的了解。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无论是在校学习阶段,还是工作阶段,因此,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