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设计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8-04-13 17:07:02


教案不仅是为老师准备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教案,阅读老师制定的教案可以帮助大家掌握重点内容,为此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设计,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一、教学目标设计

本案例出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2)第1单元第3课。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知道“商人”名称的由来,商业兴起和发展的表现。

(2)归纳不同历史时期,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分析古代商业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

(3)分析经济发展与政府政策之间的内在联系。

(4)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内容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本课的重点可以确定为: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商品经济的作用。由于本课涉及许多经济学知识,而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因此关于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徽商与晋商的区别等问题就成为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材从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叙述了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让学生在了解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概况基础上,掌握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征,初步形成对商品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本课引言部分用文字和插图介绍了明清时期我国最大的票号山西日升昌的创办及其发展的情况。清道光年间,山西平遥城商人雷履泰创办了日升昌票号,尝试用金融票据往来方式代替用金、银作支付和结算手段的老办法,经营异地汇兑业务,后来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票号。清朝末年,山西票号在全国一百多个城市开设了450家分号,经营的金额高达七、八亿两白银,就连清朝政府的政府税收很大一部分也都由山西票号汇兑存储。这说明了票号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使原本凝滞的商业血脉顺畅起来,整个社会的财富随着这种顺畅得以迅速增长。

“商人的出现和商人的兴起”一目,教材分别讲述了我国商业在先秦、秦汉、隋唐三个时期的发展状况。商业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农业、手工业乃至整个经济的进步。我国古代商业产生于先秦,秦汉初步发展,到隋唐有了进一步发展。

(1)先秦商业的兴起

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殷商人善于经商。在周武王灭商后,商朝遗民为了谋生,不得不从事买卖,江河湖海无所不至,以至于周朝人把这些从事贸易的人称为“商人”,其职业称为“商业”。这时的商品交换以贝类作为主要货币。西周商业贸易活动有了明显发展,成为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部门。商周时期商业经济是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他们主要有三种营利方式:一是展转异域,远程贩运。为增加争霸实力,各诸侯国采取扶植商业发展措施,导致中原市场形成。春秋时期的郑国弦高,战国时期的阳翟大贾吕不韦都是靠长途贩运起家的。二是乐观时变,囤积居奇,累积巨额财富。三是亦工亦商,产销合一。猗顿就是一个兼营畜牧与池盐产销的大商人。战国时期,政治不统一,流通货币种类繁多,这也反映了当时商业较过去大大发展。商业活动主要是在大城市中进行,经销的不少产品还是服务于社会上层的奢侈品,广大农民仍旧处于自给自足状态,这与我国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2)秦汉商业的初步发展

秦统一六国后,为改变战国时期货币种类繁多,度量衡不一的状况,下令将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流通的标准货币,并统一了度量衡,建立宽达25丈的弛道,修建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为全国范围的货物运输和交换奠定了基础。秦都城咸阳成为全国的商业中心。民间自由经商的人日益增多,出现了不少大商人。两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尤其是西汉“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政策,推动了商业的初步发展。当时官营和民营商业遍及中原和周边地区,都城长安和并称五都的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等都发展为著名的商业中心。每个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如长安有东、西等九市。各地物品,如山西的木材玉石,山东的鱼盐丝漆,东南的药材,北方的牛马,都作为商品交换。此时出现了资产达数千万的商贾,如西汉齐地韦氏、京师樊氏等非常富有。“市”有专人管理,按时开市、闭市。秦汉以黄金、铜钱为主要货币,称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把珠玉、龟币、贝壳及锡等金属,都排除在法定货币之外,奠定了封建社会货币制度的基础。两汉同匈奴、鲜卑、乌桓、南越以及西南少数民族的贸易也相当频繁。所不同的是,由于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外贸易也发展起来。两汉时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越南的象牙、犀牛、玳瑁、珍珠等不断运往中国。张骞通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而至,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商业波动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货币在流通中作用减小,曹魏曾以法令形式废止铜钱,以物易物成为主要交换手段。北魏以后北方商业小有恢复,但波动较大;南方商业发展幅度较小;扬州、益州、荆州成为区域性商业中心。

(4)隋唐时期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公元621年,开铸“开元通宝”,货币的流通更加促进了商品发展。因此,唐建立不久,私营商业就得到了蓬勃发展,商业资本迅速膨胀,以致出现了像邹凤炽那样的富商大贾。隋唐城市商业繁荣,除黄河流域的长安、洛阳外,还有长江流域的扬州、益州。城内仍有坊、市之分,并受时间限制。政府在市内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市中有邸店、柜坊。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柜房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这比欧洲地中海沿岸地区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那时的店铺不能随意扩大铺面、摊位。唐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在广大的农村,包括偏远的地区,都有定期举行的市。经商的人增多,有不少家财万贯、邸店遍布海内的大商人,更多的是中等商人和小商贩,还有不少胡商遍布各大城市。隋唐时期对外贸易也不断发展,唐前期陆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出现商旅不绝的繁忙景象。安史之乱后,对外交通重点转向南方。广州成为南方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外国商船云集之地。唐政府在这里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宋元商业的繁荣”一目,教材分两宋和元朝两个阶段讲述其繁荣状况。

(1)两宋时期商业的繁荣

两宋商业繁荣的原因:两宋是封建社会的成熟时期。首先,中央的高度集权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北宋建立后,消除了晚唐、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市坊分设”制度被彻底打破,市场形式出现了划时代的变革,商业管理出现了封建商业成熟时期的某些特点。店铺随处可设,一改日中为市的限制,早晚都可经营,打破了旧时的时空限制。第三,货币的一步发展,也是促成商业繁荣的因素。宋时仍使用金属货币,但北宋时益州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后来官府设立交子务,印制、发行交子。南宋时,纸币发行量更大,使用范围更广。第四,市镇的兴起,成为城市和乡村的桥梁,有利于促进商业发展。

两宋商业繁荣的表现:一是城市商业的繁荣。教材以两宋都会开封和临安为例,介绍了当时城市商业的兴盛状况。开封从五代开始已日益繁华,到北宋时已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的特大城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当时开封商业空前繁荣的景象。城内既有繁华的商业街区,又有专业交易场所。南宋临安也是店铺林立,早市、夜市昼夜相接,酒楼、茶馆、瓦子错落有致。二是商品种类繁多,各种类型的集市出现。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商品化。城市中出现了各种类型的集市。商品经济还向农村渗透,草市大批涌现,初步构成了农村小市场网络。三是纸币的发行。金属货币发展到纸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结果。纸币的推广,减轻了商人携带金属货币的负担,有利于商品交换,反映了商品的高度发展。四是边境贸易繁荣。两宋时期,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议和后,双方在边境开设榷场,互通有无,进行双边贸易。五是海外贸易发达。两宋时,海上丝绸之路发达,政府重视对外贸易。北宋在广州、杭州设“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和事务。南宋时泉州成立当时最大贸易港口,南宋政府在一些港口设番坊,供外商长期居住。与南宋通商的国家众多,达50多个,其中阿拉伯人居多。南宋绍兴末年,广州、泉州两个市舶司岁收税高达200万,超过北宋一倍多,成为重要的财政来源。

(2)元代商业的继续繁荣

元代蒙古人征服了欧亚大陆,实现了统一,使交通减少了许多障碍。海陆交通便利,陆地方面,从元大都启程向西,有三条路通往西方,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再度繁荣。重新疏浚大运河,南北海运畅通。东南沿海交通发达。元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元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城市。从东欧、中亚、非洲海岸、日本、朝鲜、南洋各地都有商队来大都。“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马可波罗行记》)第二,海外贸易发达。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贸易之巨,无人能言其数”。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常有百艘以上海船停泊,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明清的徽商与晋商”一目,教材着重介绍了徽商与晋商在当时商业活动的状况及影响。

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投入市场的农产品,就有200多种。农产品商品化得到发展,商品种类大大增加;由于大量商品的出现,也促进了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和发展: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地域性商人的兴起构成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又一特色,在全国各地,徽商和晋商实力最强。

(1)徽商

徽商是指明清时期徽州府籍的商人集团,新安江从境内穿流而过,晋、隋、唐曾在此地设新安郡,后世因以新安为徽州的别称。早在东晋,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但形成徽商集团,则是在明成化、弘治年间,嘉靖以后直至清乾隆嘉庆年间,是徽商发展的极盛阶段,清末走向衰落。徽商的活动范围很广,明嘉靖万历年间即有“钻天洞庭遍地徽”之谣,说明徽州商人为谋取厚利,无处不到。南北二京,各省省会和大小城镇及至穷乡僻壤、荒漠沙岛,都有徽商足迹,有的还从闽广扬帆出海,从事海外贸易。他们无货不居,但“首鱼盐”。对食盐的经营尤为重视。

徽州距边防地点遥远,徽商起初在盐业的经营中不占优势。明中期,将纳粮设为纳银,徽商纷纷投资盐业而暴富。明清徽商可称得上是“富可敌国”,仅徽州盐商的总资本就可抵得上全国一年的财政收入,扬州从事盐业的徽商资本有四五千万两银子,而清朝最鼎盛时的国库存银不过七千万两。徽商通过盐业生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此后,扩大范围,经营茶叶、木材、粮食、大宗商品交易和长途贩运;并且插手生产领域。徽商继盐业后,大举进入典当业。史载:金陵当铺有五百家,大部分为徽商所有。后来他们把典当行设到乡村小镇,有“无典不徽”的谚语,就连典当行的掌柜称为“朝奉”,也源于徽州俗语。乾隆末年后,由于两淮盐区的徽商出现严重的经营危机,加之道光中叶清政府实行盐法变革,盐商因丧失垄断专卖权而纷纷破产,盐业作为徽商的龙头行业彻底衰落。晚清茶叶成为徽商的支柱行业,光绪后期由于洋茶冲击和外商压价等原因,徽州茶商很快由盛转衰,它标志着徽州商帮的彻底衰落。

(2)晋商

晋商就是山西商人,是明清时期,我国又一重大的商人集团。他们兴起和发展的经过与徽商如出一辙。晋商的兴起是从经营盐业开始的。历代食盐生产都是官府垄断。明洪武初年,为供应北部边防粮食而实施开中法,就是商人将粮食运到指定的边防地点交纳,以换取政府给予贩卖食盐的权利。明初,他们利用地接北部边防之便,为官府运送军粮获取贩盐权利,成为富有的大盐商。他们活动的区域最初在黄河流域及四川地区,后来逐渐成为东北、蒙古、新疆的主要商人力量,远至西藏,还垄断了对俄国恰克图的贸易,并从事东南、两湖至西北的长途贩运贸易,甚至许多人走出国门,到日本,东南亚、俄罗斯等地去做生意。他们通过经营盐业积累起巨额商业资本后,逐渐扩大经营范围,贩卖丝绸、铁器、茶叶、棉花、木材等,晋商财力不断壮大。到清代,山西不但“百十万家财产者,不一而足”,资产达到千万两的也不乏其人。清咸丰十三年的一道奏折反映了山西商人的富有。“如山西太谷县孙姓,富约两千余万,曹姓、贾姓富各四五百万,平遥县之侯姓,介休县之张姓,富各三四百万……,介休县百万之家以十计,祁县百万之家以数十计 “。仅把山西这几个县城中富户家产相加,数量就超过一亿两白银。乾隆年间,晋商开始兴办票号,经营存款、放贷、汇兑,又可为官府代解钱粮。它的出现,既体现了当时商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反过来又促进了商业发展。

四、教学策略设计

导入设计:(教师展示山西票号日升昌的图片及文字说明)

师:日升昌票号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贷,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开中国银行之先列。票号的出现,既是商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表现,又反过来对商业贸易起着重大促进作用。这说明中国古代商业已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古代商业的发展”。

关于“商人的出现和商业的兴起”部分,可由学生日常对“商人”理解和身边的商品入手,让学生知道在商周时,商业已出现,货币是贝类,但商业由官府控制。教师展示春秋战国形势图及战国货币图片,根据春秋战国纷争的形势,讲清此时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这既是当时商业发展的特征,同时又是促进商业发展的原因;大量货币的出现,体现了当时商业发展水平,也便利了商业发展。

“秦汉商业的初步发展”,可引导学生回顾初中相关内容,也可做出课件,包括秦、汉统一形势图示,秦汉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让学生认识其发展原因,概述其表现:一是著名的商业城市兴起;二是商业区与住宅区分开,并由专人管理,商品交换有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得出结论,秦汉商业有了较快发展。

“隋唐商业恢复发展”,可通过展示长安城以及介绍柜房和飞钱的文字课件进行设问,隋唐商业恢复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有何表现?原因:统一局面的形成;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便利的交通;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表现:重要的商业城市繁荣;仍有坊、市之分,并受时间限制;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农村集市有了发展;对外贸易频繁,设专职管理,“胡风”“胡俗”流行;柜房、飞钱出现。

关于“宋元商业的繁荣”部分,针对两宋商业的发展,教师可展示课件:(1)《清明上河图》(2)《北宋纸币铜板拓片》图片(3)《北宋时期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的商标》。提出问题:(1)仔细观察《清明上河图》,你能得出哪些有效信息?(2)北宋纸币铜板拓片表明了货币有什么变化?(3)刘家功夫针的商标说明了什么问题?教师在学生回答后,总结归纳并补充说明。两宋商业繁荣,商品贸易突破旧制,不再有区域和时间限制;开封、临安等是重要商业城市;商品种类繁多,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转向市场;国内贸易和海外贸易频繁;除金属货币外,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刘家功夫针商标的出现,表明商人已经开始重视商品的品牌,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达。对元代商业继续繁荣情况,教师可由元代市舶司的设立及元大都的有关材料进行设问,充分体现了元大都不仅是元朝政治中心,同时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显示了当时海外贸易的发达。

关于“明清的徽商和晋商”部分,可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对徽商和晋商的发展历程作一简单总结比较。两者大体相似,都由经营盐业致富,然后扩大经营范围,发展到开设金融机构。以此锻炼学生归纳概括能力、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能力。

五、教学评价设计

1.你看过明末小说家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吗?请你从其中寻找一些明代商人生活的片段。

2.明代嘉靖、隆庆、万历年间的文坛领袖王世贞,曾对一位朋友说:“徽州商人见到苏州文人,就像苍蝇追逐羊肉一般”。这位朋友却回答道:“苏州文人见到徽州商人也像苍蝇追逐羊肉一般”。王世贞无言以对,只好付之一笑。这则小故事,我们可以如何去理解?

3.假如你是一位南宋的城市商人,你觉得经营哪些行业可以致富,而且此一行业到了清代仍然可以维持经济上的优势?

学大教育网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设计,希望大家能掌握利用历史教案的学习方法,想要获取更多的高中历史教案,请登录学大教育网查阅。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