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语文知识点短语结构分析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5-16 20:44:49


学好语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开始积累而来。今天,我们就从最简单、最基础同样也是最重要的知识点开始学习。小编特意给大家整理归纳了语文知识点短语结构分析,大致分为四个模块进行讲解,接下来一起来看具体内容吧。

(一)成语结构特点与类型

1. 并列结构的成语

(1)由动宾短语构成的并列式成语:

排山倒海 排 山 + 倒 海 动 宾 + 动 宾

洗心革面 洗 心 + 革 面 动 宾 + 动 宾

(2)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并列式成语:

天翻地覆 天 翻 + 地 覆 主 谓 + 主 谓

鬼哭狼嚎 鬼 哭 + 狼 嚎 主 谓 + 主 谓

(3)由偏正短语构成的并列式成语:

重峦叠嶂 重 峦 + 叠 嶂 定 中 + 定 中

南征北战 南 征 + 北 战 状 中 + 状 中 (

4)由并列短语构成的并列式成语:

生杀予夺 生 杀 + 予 夺 动 动 + 动 动

正大光明 正 大 + 光 明 形 形 + 形 形

2. 主谓结构的成语

(1)“主语+谓语(+宾语)”:

面目狰狞 面 目 + 狰 狞 主 语 + 谓 语

面如土色 面 + 如 + 土 色 主 + 谓 + 宾

(2)“主语或谓语部分带上了修饰成分”:

死灰复燃 死 + 灰 + 复 + 燃 定语 + 主语 + 状语 + 谓语

老骥伏枥 老 + 骥 + 伏 + 枥 定语 + 主语 + 谓语 + 宾语

3. 动宾结构的成语

(1)“动词+宾语”:

荼毒生灵 荼毒 + 生灵 动词 + 宾语

为所欲为 为 + 所欲为 动词 + 宾语

(2)“动词或宾语带上了修饰成分”:

不拘小节 不 + 拘 + 小 + 节 状语 + 动词 + 定语 + 宾语

正中下怀 正 + 中 + 下 + 怀 状语 + 动词 + 定语 + 宾语

4.偏正结构的成语

(1)“状语+谓语”:

雾里看花 雾里 + 看花 地点状语 + 谓语

为民请命 为民 + 请命 目的状语 + 谓语

(2)“定语+中心语”:

一面之交 一面 + 之 + 交 定语 + 中心语

半壁江山 半壁 + 江山 定语 + 中心语

5. 补充结构的成语

(1)“动词+补语”:

永垂不朽 永垂 + 不朽 动词谓语 + 补语

扬名天下 扬名 + 天下 动词谓语 + 补语

(2)“形容词+补语”:

惨不忍睹 惨 + 不忍睹 形容词谓语 + 补语

得意洋洋 得意 + 洋洋 形容词谓语 + 补语

6.几种特殊结构的成语

(1)“如”字成语:

如临大敌 如 + 动词 +宾语

如芒在背 如 + 主语 +谓语 + 宾语

如鸟兽散 如 + 主语 +谓语

如泣如诉 如 + 动词 +如(似) + 动词

如饥似渴 如 + 形容 词+如(似) + 形容词

如狼似虎 如 + 名词 +如(似) + 名词

爱财如命 动词 + 宾语 +如(似) + 名词 安如磐石 形容词 + 如(似) + 名词

(2)“而”字成语:

不劳而获/哀而不伤 而:却 公而忘私 而:并列 侧目而视 而:表示修饰关系 久而久之 而:助词,无义 望风而逃 而:承接

(3)“不”字成语:

不三不四 不+名词+不+名词

不上不下 不+动词+不+动词

不干不净 不+形容词+不+形容词

不言而喻 不+动词+而+动词

不厌其烦 不+动词+宾语

不可理喻 不可+动词

不知所措 不知+宾语(名词、形容词) 不足挂齿 不足+宾语(动词)

(4)“数字”成语:

一刀两断 二三其德 三头六臂 四通八达 五光十色 六神无主 七零八落 八面玲珑 九死一生 十有八九

(5)“之”字成语:

无米之炊 犬马之劳 ——之:的

付之东流 绳之以法 ——之:它

安之若素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之:无义

(6)成语中的近义词:

正颜厉色 颜—色:脸色,神情

节衣缩食 节—缩:节约,俭省

直言危行 直—危:端正,正直

矜功自伐 矜—伐:夸耀,炫耀

(7)成语中的反义词:

眼高手低 高—低

积少成多 少—多

(二)成语的来源

1、寓言故事

这类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相应的寓言故事。人们通过对寓言故事情节的内容简介或主旨评议等途径,从寓言故事中概括出一个(或几个)成语,用以表达某种含义(多数是寓言本身的寓意)。这样的成语是很多的,比如:

狐假虎威 坐井观天 画蛇添足 削足适履 滥竽充数 朝三暮四 目无全牛 百发百中 捕风捉影 杯弓蛇影 不自量力

2、历史典故

这类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相应的历史典故。人们对某些大众熟知的历史典故进行提炼,提取其关键的人物、情节、细节、特点等,概括表述为一个(或几个)成语,用以表达某种含义。这样的成语也是很多的,比如:

指鹿为马 乘风破浪 才高八斗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草木皆兵 破釜沉舟 吐哺握发 暗度陈仓 美轮美奂 投鞭断流 三顾茅庐 程门立雪 囊萤照读 安然无恙 按图索骥 四面楚歌 打草惊蛇 请君入瓮 完璧归赵

3、名篇佳作

古往今来,很多名篇佳作在语言的运用上,都有非常精彩的可圈之笔。人们为了模仿学习,便习惯于借用(或直接搬用,或略作加工)一些名篇佳作中的精彩语言,来充实和美化自己的文章。久而久之,这些语言便也成了约定俗成的成语。比如:

老当益壮 世外桃源 择善而从 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见贤思齐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明察秋毫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 扑朔迷离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老骥伏枥 源头活水 不求甚解 犬牙交错

4、俗语熟语

语言的最生动最丰富的源泉在生活。于是,民间的一些流传甚广的俗语和熟语,也是成语产生的沃土。民间语言在表情达意的时候,其语言最为生动形象,也最为浅显易懂。很多语言深入浅出,甚至饶有趣味。它们的加入,使得汉语成语宝库熠熠生辉。比如:

七上八下 三长两短 半斤八两 功到自然成 隔墙有耳 (不可)同日而语

(三)成语中的文言现象

汉语成语因其固定性和历史性,使得成语中保留了许多文言现象。比如:词类活用、通假、特殊句式、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及许多典故等。

1、词类活用

(1)名词: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兵不血刃 血:沾上血。 名词的意动用法: 草菅人命 草菅:以……为草菅 名词的使动用法: 汗牛充栋 汗:使……出汗

名词用作状语: 日新月异 日:一天一天地,每天地

(2)动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 入不敷出 入:收入的东西 动词的使动用法: 沉鱼落雁 沉(落):使……沉(落)

(3)形容词: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因小失大 小(大):小(大)的东西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亲贤远佞 亲:亲近 远:远离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不耻下问 耻:以……为耻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安邦定国 安(定):使……安(定)

2.通假

汉语成语中的许多语素,依然保留了当初的通假现象,因此,今人在使用这些成语的时候,往往也保留其当初的写法。这虽然影响了后人对于成语语意的正确理解和正确书写,但是,它也更好地保留了成语的本来面目。比如:

再接再厉 “厉”通“砺”,其意为“磨砺”;但仍用其通假字“厉”。 厉兵秣马 “厉”通“砺”,其意为“磨砺”;但仍用其通假字“厉”。 拨乱反正 “反”通“返”,其意为“返回”;但仍用其通假字“反”。 瑕瑜互见 “见”通“现”,其意为“出现”;但仍用其通假字“见”。 一暴十寒 “暴”通“曝”,其意为“暴晒”;但仍用其通假字“暴”。

3、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指的是和现代白话表述结构不一致的一些语言结构特点,比如倒装、省略;还有一些语言句式,文言文和现代文采用了不一样的表示方法,比如被动、判断等,也称为特殊句式。

多数成语脱胎于文言,因此,成语中的特殊句式现象也很普遍。

(1)倒装句:

时不我/待 宾语前置,“待”的宾语“我”提前 夜/以继日 介宾倒装,介词“以”的宾语“夜”前置 持之/以恒 状语后置,状语“以恒”后置于中心语“持之”

(2)被动句:

为人所制 为情所困

文言中一般用“为……所……”形式,表示被动结构。

(3)省略句:

贻笑(于)大方 省略介词“于” 千钧(系于)一发 省略谓语动词“系于” 羞与(之)为伍 省略介词宾语“之” (4)判断句:

胜败乃兵家常事 有容乃大 无欲则刚 成者为王,败者寇 浮生若梦 蝉翼为重 千钧为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成语中经常用“乃”“则”“若”“为”等词语表示判断语意,有时也省略判断词,直接表示判断。

4.古今异义:

成语中的许多语素,其意义和现代汉语的常用义不相同(甚至相反),这也导致今人在理解成语时往往遇到困难和障碍。这种现象就是因某些语素的“古今异义”现象造成的。比如:

金城汤池 池:古时指“护城河” 泣涕如雨 涕:古时指“眼泪” 走马观花 走:古时指“跑” 悬梁刺股 股:古时指“大腿” 穷途末路 穷:古时指“困窘” 楚楚可怜 可怜:古时指“可爱”

以上这些语素的词中含义,现代白话中基本不再使用。

5.一词多义:

不刊之论 刊:删除,修改 屡试不爽 爽:差错

退避三舍 舍:三十里为一舍 矜功自伐 矜/伐:夸耀 假公济私 假:借 济:帮助 移风易俗 易:改变

以上这些语素的词中含义,现代白话中己不再是其主要义项。

6.典故:

成语中保留了许许多多的典故或典故的痕迹。比如:

管宁割席——管宁、华歆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而观,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后人便以“管宁割席”表示和那些与自己并非志同道合者划清界线。

有些成语中隐含着典故的痕迹。比如: 颜骨柳筋 (颜真卿,柳公权) 潘江陆海 (潘岳,陆机) 管鲍之交 (管仲,鲍叔牙)

(四)成语中的修辞

汉语成语讲究生动形象,这也使得汉语成语大量使用修辞手法,以增强成语表现力。汉语成语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互文”“借代”“借喻”等等。

1 比喻:

狼吞虎咽 抱头鼠窜 米珠薪桂 香消玉殒 如花似玉 如沐春风 口若悬河 人山人海

2 拟人:

春风得意 为虎作伥 不胫而走 百花争艳 兔死狐悲 哀鸿遍野 狐朋狗友 花枝招展 黔驴技穷 狐假虎威

3.夸张:

排山倒海 怒发冲冠 沧海一粟 寸步不离 地老天荒 海枯石烂 口若悬河 人山人海

4.对比:

口是心非 口蜜腹剑 顾此失彼 阳奉阴违 貌合神离 名存实亡 舍己为人 外柔内刚

5.借喻和借代:

暗送秋波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三寸不烂之舌 三长两短 名落孙山 巾帼须眉 鸡毛蒜皮 唇亡齿寒

6.反复:

高楼大厦 鸿篇巨制 异地他乡 如狼似虎

7.互文: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争长论短 左膀右臂 奴颜婢膝 醉生梦死 娇生惯养 流言蜚语 提纲挈领 山清水秀

总之,作为汉语语言材料中的一朵奇葩,汉语成语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和极俭省的语言,成为汉语使用者最青睐的对象。成语中,几乎包含了所有的语文现象,是我们研究语文学习语言的很好的材料。

以上内容就是语文知识点短语结构分析,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打好坚实基础,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做好铺垫工作。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